北京APEC引領中國品牌登高峰
來源:大易策劃作者:大易策劃時間:2014-11-12點擊:16678

雖然,短短為期7天的APEC會議已經結束,但這次北京APEC會議傳遞了中國品牌,并引領中國品牌等高峰:上善若水、同舟共濟、天圓地方。
11月10日晚習近平總書記在APEC晚宴致辭中指出,我們現在所在的地方叫水立方,對面是鳥巢。這兩個建筑一方一圓,蘊含著天圓地方的哲學理念,形成了陰陽平衡的統一。我們之所以選擇水立方來舉行這個晚宴,是因為水在中國文化中具有重要象征意義。亞太經合組織各成員以太平洋之水結緣。我們有責任使太平洋真正成為太平之洋、友誼之洋、合作之洋,見證亞太地區和平、發展、繁榮、進步。
上善若水
水的意象,象征環太平洋國家因水而連、因水溝通,同時,它更象征著中國作為此次APEC東道主國家,向世界傳遞出的中國古代道德追求——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語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意思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它是最接近道的。
水,至善至柔,
如同君子與人為善而和諧萬物;
水,與人無爭,
如同君子淡泊明志而寧靜致遠;
水,含納萬物,
如同君子海闊天空而有容乃大。
君子風范如此,大國風范亦是如此。中國,是中和式的文明,居中守正,和而不同,源遠流長,友邦善鄰。
在水立方這一自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后享譽全球的中國新時代標志性建筑物內宴請各國元首,是中國文化一脈相承的水之美德迎接來大洋彼岸的遠方貴賓,是中國精神古今相承的水之形象承載起求同存異的各國合作。
“天下莫平于水”,大國關系,公平正直,國際合作,平中見遠。
同舟共濟
踏浪而行、踏水而來,各國領導人在水立方共同踏上了APEC的中國式航艦,水托起的是生生不息的發展前景,這就喻示著,APEC國家在此,開始同舟共濟的未來合作。
同舟共濟,這個詞出自先秦·孫武《孫子·九地》春秋“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而濟。遇風,其相救也若左右手。”意思是說,吳國人和越國人經常打仗,積怨很深,而當他們同坐一船時,遇到風浪,便懂得要彼此救助,就像一個人的左右手而不分彼此、命運同體。
同舟共濟,這個意象不獨中國僅有,諾亞方舟的神話傳說隨基督文化深植西方文明之中。當沖擊來臨,只有團結在共同的舟船上,才能乘風破浪,共度難關。
同舟共濟,提醒著APEC國家的命運共同體。命運,既在逆境時攜手,也在順境時合作。今晚,從水立方出發,上善若水,同舟共濟。
天圓地方
與水立方咫尺相對的,就是坐落于奧林匹克公園東側的鳥巢,它與水立方一東一西,鑲嵌在北京中軸線和奧運公園兩側。更深的寓意是,鳥巢造型為圓,水立方呈現方形,一圓一方,恰恰表現著中國古代的宇宙觀:天圓地方。
天圓地方的意義,不是僅僅在于形狀描述,而是重在精神寄托——《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兩句,分別描述了乾卦與坤卦的理念:
“天圓”的意象,是為了激勵君子如天行般不斷奮進、自強不息;
“地方”的形象,是為了鼓勵君子如地闊般心胸寬廣、厚德載物。
而這種中國哲學的德性追求,又如何不是大國精神的體現!泱泱大國,強健有力,懷柔含德,張弛有度,剛柔并濟。
《周易》又曰:“一陰一陽謂之道。”國際關系,陰陽有序,有禮有節,波浪式前行,起伏式推進。
在我們的周圍無時無刻不傳遞著品牌信息,因品牌而充實我們的生活,引領我們前進,帶我們勇攀高峰。大易祝您擁有不一樣的明天,打造你的品牌,傳遞到世界每個角落,你有信心嗎?
- 上一篇:易經取名正確流程及考慮因素
- 下一篇:天津起名公司哪家好